近年來最具懸念的阿根廷總統大選落下帷幕,政治素人、經濟學家、極右翼選舉聯盟“自由前進黨”候選人米萊最終贏得總統寶座。鑒于此前競選中的主張,阿根廷新政府的上臺不但可能大幅改變阿根廷的政治生態(tài),新政府對外政策也被認為或將發(fā)生重大變化。
米萊的勝選顯然與阿根廷目前糟糕的經濟狀況有很大關系,高達三位數的惡性通貨膨脹使得憤怒的“中產階層”和絕望的貧困階層對左翼庇隆主義的漸進式改革失去了耐心。盡管米萊廢除中央銀行、放棄阿根廷比索而全面美元化的主張聽起來近乎“瘋狂”,但面對10年來第六次陷入經濟衰退的事實,無奈的阿根廷選民寄希望于“另一種選擇”也許會拯救阿根廷。
盡管米萊的競選主張并不一定會全部成為日后的執(zhí)政綱領,但也能大概反映出其對外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方向。筆者認為,可能會有如下五個方面的影響:
其一,阿根廷奉行大國平衡外交的天平或將發(fā)生傾斜。米萊多次承諾將“不受限制地與美國合作”,米萊執(zhí)政后選擇美國作為其首訪國的可能性較大。
其二,阿巴關系的“蜜月期”恐將結束。與左翼費爾南德斯政府青睞加強與鄰國巴西的關系不同,米萊執(zhí)掌下的阿根廷與巴西的競爭面和制約面可能會有所上升,兩國在南方共同市場框架內的分歧和糾葛也有可能會增多。
其三,是否加入金磚機制的不確定性抬升。在親美西方的外交基調下,米萊新政府對加入金磚機制的積極性有所下降,其上臺后是否加入金磚機制仍需觀察。
其四,與中俄等大國的關系可能進入一個調整和磨合期。新政府上臺后,彼此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溝通、磨合和調適,直至雙方在新態(tài)勢下找到合作的利益融合點。
其五,米萊新政府對于地區(qū)一體化的關注和投入將有所下降。與左翼政府積極推進南美洲國家聯盟、拉共體等區(qū)域合作不同,米萊新政府可能更傾向努力于加入經濟與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等機制。
事實上,阿根廷此次大選被普遍認為是“艱難的選擇”,極右翼的上臺也許能短暫滿足選民思變求新的心理需求,但其競選期間的諸多主張同樣面臨掣肘。
其一,極右翼雖然勝選,但接下來如何與右翼馬克里勢力分權以及如何擺脫國會中左翼的強大掣肘,都將是新政府的主要考驗。其二,左翼雖然失去總統寶座,但在地方選舉中仍然占據一定優(yōu)勢,而極右翼政黨在地方選舉的劣勢較為明顯。其三,強大的工會勢力可能會頻繁組織罷工等示威活動與政府對抗。其四,放棄本幣而全面美元化的措施在世界范圍內有很多失敗的先例,金融休克式療法對阿根廷的經濟金融脫困到底意味著什么,阿根廷國內目前也有很多不同意見。其五,新政府恐難以擺脫債務違約和債務重組的困境。阿根廷欠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400多億美元債務高懸在新政府頭上,違約和重組的風險隨時發(fā)生,新政府對此尚無脫困良方。其六,停止與巴西和中國的合作以及退出金磚的言論如若推行,勢必將阿經濟進一步推向深淵。
放眼整個拉美地區(qū),阿根廷極右翼的勝利將進一步沖擊地區(qū)一片粉紅的政治版圖。由于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與滯脹并行的經濟態(tài)勢疊加發(fā)酵,地區(qū)一些左翼執(zhí)政羈絆不斷。在智利,由于經濟萎縮,民眾對博里奇左翼政府的不滿情緒日漸累積,在此前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博里奇的支持率下跌至29%。與此相反,右翼保守主義共和黨的勢頭日盛,在5月份的憲法委員會的選舉中,該黨贏得多數席位。目前,該黨創(chuàng)始人卡斯特在2025年總統競選的民意調查中領先。厄瓜多爾的中右翼“全國民主行動聯盟”的候選人丹尼爾在今年10月份已經贏得總統大選。而明年墨西哥和委內瑞拉都將迎來總統大選,墨西哥左右政黨已提前展開較量,委內瑞拉前議員瑪麗亞·科里納·馬查多被任命為反對派總統候選人,有意與馬杜羅一決高下。阿根廷左翼的落敗和極右翼的勝選表明,非左即右的“鐘擺效益”似乎在拉美已成“鐵律”,拉美政治生態(tài)進入又一輪左右對決新周期。(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fā)展中國家研究所所長)
原創(chuàng)精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